一只小龙虾折射出的合肥“三重光”
一只小龙虾折射出的合肥“三重光”
一只小龙虾折射出的合肥“三重光”人民网合肥7月1日电 (陶伟)6月25日至29日,2025第24届(jiè)合肥龙虾节暨第3届合肥啤酒嘉年华在骆岗公园火热举行。数据显示(xiǎnshì),为期5天的活动汇集了120家商户(shānghù),吸引市民(shìmín)和游客近30万人次,售卖龙虾超40吨。这场舌尖盛宴恰似一枚三棱镜(sānléngjìng),折射出合肥城市发展的“三重光”。
活动现场。合肥市包河区(bāohéqū)供图
其一,“消费之光”。本届龙虾节以(yǐ)“啤酒龙虾宴,开味合肥游”为主题,着力打造“文旅+美食(měishí)+展销”的(de)立体化惠民消费场景。活动现场不仅聚合了14家合肥本土及周边最具(zuìjù)影响力的龙虾餐饮品牌,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区与文化展示区,为市民及游客(yóukè)提供了丰富的逛游乐趣。
合肥(héféi)龙虾缘何有此魅力?
“体大、腹白,以青壳虾为主。”合肥龙虾协会秘书长(mìshūzhǎng)周超表示,这些合肥龙虾的独有特点,正是“撑起”消费人气的“底气”。据悉(jùxī),合肥拥有近1000家(jiā)龙虾专营店,仅骆岗公园所在的包河区就有300多家,每年龙虾销售额占全市三分之一(sānfēnzhīyī)以上。
为助力消费,今年龙虾节(lóngxiājié)特别推出了50万元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。此外,合肥市及包河区两级同步开展“徽动消费 购在合肥”2025年夜(yè)间经济消费季暨66购物月活动,围绕“夜购、夜品(yèpǐn)、夜游(yèyóu)、夜赏、夜健”五大场景,组织特色商业街区、大型商业综合体、文旅园区、体育场馆等开展主题活动,进一步擦亮(cāliàng)“夜合肥”名片。
其二,“产业之光”。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(cānzhuō),一只(yīzhī)小龙虾在合肥“爬出”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近年来,合肥虾稻(xiādào)产业蓬勃发展,已形成集苗种繁育、生态养殖、加工出口、餐饮消费于(yú)一体的产业体系。2024年,全市虾稻综合种养面积达125.2万亩(wànmǔ),小龙虾产量高达12.7万吨。
龙虾节现场。合肥市包河区供图(gōngtú)
今年,“合肥(héféi)龙虾”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(chǎnpǐn)。这是继201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、2018年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(rènzhèng)后,合肥龙虾摘得的又一项“国字号”荣誉。
其三,“活力之光”。“不出合肥、吃遍全国,消费者在合肥几乎(jīhū)能品尝到全国各地(gèdì)的风味(fēngwèi)龙虾。”周超介绍,近年来,汇聚于合肥的五湖四海居民,以及不断增加的新兴城市人群(rénqún),共同催生出麻辣、蒜蓉、十三香等“百味争鸣”的特色小龙虾。
来自蚌埠的品牌老店张公山(zhānggōngshān)胖子龙虾生意火爆(huǒbào),活动刚开始不久,准备的800斤龙虾就已售出600斤。其负责人表示,蚌埠口味的龙虾在合肥市场(shìchǎng)备受欢迎,该品牌今年4月正式(zhèngshì)进入合肥,首店便落户包河区庐州坊。
人民网合肥7月1日电 (陶伟)6月25日至29日,2025第24届(jiè)合肥龙虾节暨第3届合肥啤酒嘉年华在骆岗公园火热举行。数据显示(xiǎnshì),为期5天的活动汇集了120家商户(shānghù),吸引市民(shìmín)和游客近30万人次,售卖龙虾超40吨。这场舌尖盛宴恰似一枚三棱镜(sānléngjìng),折射出合肥城市发展的“三重光”。
活动现场。合肥市包河区(bāohéqū)供图
其一,“消费之光”。本届龙虾节以(yǐ)“啤酒龙虾宴,开味合肥游”为主题,着力打造“文旅+美食(měishí)+展销”的(de)立体化惠民消费场景。活动现场不仅聚合了14家合肥本土及周边最具(zuìjù)影响力的龙虾餐饮品牌,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区与文化展示区,为市民及游客(yóukè)提供了丰富的逛游乐趣。
合肥(héféi)龙虾缘何有此魅力?
“体大、腹白,以青壳虾为主。”合肥龙虾协会秘书长(mìshūzhǎng)周超表示,这些合肥龙虾的独有特点,正是“撑起”消费人气的“底气”。据悉(jùxī),合肥拥有近1000家(jiā)龙虾专营店,仅骆岗公园所在的包河区就有300多家,每年龙虾销售额占全市三分之一(sānfēnzhīyī)以上。
为助力消费,今年龙虾节(lóngxiājié)特别推出了50万元惠民消费券发放活动。此外,合肥市及包河区两级同步开展“徽动消费 购在合肥”2025年夜(yè)间经济消费季暨66购物月活动,围绕“夜购、夜品(yèpǐn)、夜游(yèyóu)、夜赏、夜健”五大场景,组织特色商业街区、大型商业综合体、文旅园区、体育场馆等开展主题活动,进一步擦亮(cāliàng)“夜合肥”名片。
其二,“产业之光”。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(cānzhuō),一只(yīzhī)小龙虾在合肥“爬出”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近年来,合肥虾稻(xiādào)产业蓬勃发展,已形成集苗种繁育、生态养殖、加工出口、餐饮消费于(yú)一体的产业体系。2024年,全市虾稻综合种养面积达125.2万亩(wànmǔ),小龙虾产量高达12.7万吨。
龙虾节现场。合肥市包河区供图(gōngtú)
今年,“合肥(héféi)龙虾”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(chǎnpǐn)。这是继201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、2018年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(rènzhèng)后,合肥龙虾摘得的又一项“国字号”荣誉。
其三,“活力之光”。“不出合肥、吃遍全国,消费者在合肥几乎(jīhū)能品尝到全国各地(gèdì)的风味(fēngwèi)龙虾。”周超介绍,近年来,汇聚于合肥的五湖四海居民,以及不断增加的新兴城市人群(rénqún),共同催生出麻辣、蒜蓉、十三香等“百味争鸣”的特色小龙虾。
来自蚌埠的品牌老店张公山(zhānggōngshān)胖子龙虾生意火爆(huǒbào),活动刚开始不久,准备的800斤龙虾就已售出600斤。其负责人表示,蚌埠口味的龙虾在合肥市场(shìchǎng)备受欢迎,该品牌今年4月正式(zhèngshì)进入合肥,首店便落户包河区庐州坊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