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县多维度筑牢民生保障底线
萧县多维度筑牢民生保障底线
萧县多维度筑牢民生保障底线“这是咱村‘救急(jiùjí)难(nán)’互助社又给你捐的500块钱,你先买点补品养着身子,抓紧看病,咱不是有大病救助吗?后续我们会持续关注你们一家(yījiā)的情况,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(gōngzuò)。”日前,家住萧县杨楼镇郜洼行政村纵庄自然村70多岁的村民陈素华患上肺癌,该村“救急难”互助社了解情况后,经过民主评议,决定再次为她(tā)捐款(前期已捐款500元),于是村领导马传同、穆丽艳(mùlìyàn)一起为她送去了慰问金。
马传同(右一(yòuyī))和穆丽艳(左一)为陈素华(中)送去资助金(zīzhùjīn)(张祖北摄)
这里所说(suǒshuō)的村“救急难(nán)”互助社是各村在萧县民政局(mínzhèngjú)指导下,于2023年初成立的基层救助机构。最初时全县仅有51个,目前已做到了全县各行政村全覆盖。而通过村“救急难”互助社来对困难家庭实施援助则是该县加强(jiāqiáng)民生保障的方式之一。
近年来,为切实做好全县的民生保障工作,该县积极在制度创新(chuàngxīn)与政策衔接下功夫,不断强化精准(jīngzhǔn)识别与动态监测,因地制宜实施(shíshī)分层分类救助,不断加强(bùduànjiāqiáng)资金监管,建立多元资助机制,多维度构建起“兜底线、救急难、促公平”的综合救助格局,筑牢民生保障底线。
强化制度创新(chuàngxīn),做好政策(zhèngcè)衔接。该县大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“两项政策”衔接并轨。科学(kēxué)制定《防止(fángzhǐ)返贫帮扶(bāngfú)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改革工作方案》,整合防止返贫与低收入人口帮扶的政策体系、标准及工作机制,实现低收入人口“一门入库、动态监测、分层管理”的综合管理。不断优化(yōuhuà)社会救助流程。先后出台《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》《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》等(děng)一系列(yīxìliè)文件,压缩低保、临时救助审核时限(最快20个工作日),允许急难型临时救助先行垫付,提升救助效率。
强化精准识别,做好动态监测。实行跨部门(kuàbùmén)数据共享机制。建立民政、教育、医保等(děng)(děng)11个部门的“月(yuè)比对机制”,2025年(nián)以来共交换(jiāohuàn)数据12.27万条,覆盖低保退出家庭、罕见病患者、高龄老人等群体,动态监测困难人口变化。落实常态化排查与核查。开展“社会救助(jiùzhù)兜底保障专项治理”,入户核查救助对象家庭情况,杜绝“应保未保”或“违规享受”问题;2024年比对数据60.8万条,确保精准救助。
强化分类救助(jiùzhù)。做好(zuòhǎo)多维保障。积极在兜底保障上扩面增效,加强(jiāqiáng)(jiāqiáng)基本生活(shēnghuó)救助。2024年(nián)(nián)共保障城乡低保(dībǎo)对象5.38万人(发放(fāfàng)3.06亿元)、特困人员7844人(发放6994.2万元(wànyuán)(wànyuán));2025年以来共保障各类救助对象16.6万人次,发放资金7900万元。加强急难人员临时(línshí)救助。2024年临时救助165人次(106.64万元),2025年以来共救助71人次(41.65万元)。加强特殊群体精准(jīngzhǔn)帮扶。做好老年(lǎonián)服务,先后建成县乡村三级养老网络(267个站点),建成老年助餐点106个,发放高龄津贴3340万元(惠及(huìjí)4.7万人)、失能补贴853万元(7844人)。强化残疾人生活保障,2024年累计为困难(kùnnán)残疾人发放1788万元(1.7万人),为重度残疾人发放2068万元(2万人);完成248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。加强困难儿童长期救助。2024年累计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867.88万元(728人)。加强弱势群体医疗救助。2024年累计资助6.94万低收入人口参保(2255万元),住院门诊救助26.8万人次(7339万元),特困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超80%。
强化监督监管,做好多元帮扶(bāngfú)。强化资金(zījīn)监管。县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(dūchá)低保“人情保”“关系保”问题,通过入户核查、部门数据交叉比对确保公平(gōngpíng)公正。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。全覆盖建立村级“救急(jiùjí)难”互助社,累计筹集153万元资金帮扶困难群体(qúntǐ)。常态化开展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,目前已筹集善款2.2万余元用于“一老一小”及困难群体救助关爱等公益事业。(张祖北)
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将追究责任(zhuījiūzérèn)。
“这是咱村‘救急(jiùjí)难(nán)’互助社又给你捐的500块钱,你先买点补品养着身子,抓紧看病,咱不是有大病救助吗?后续我们会持续关注你们一家(yījiā)的情况,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(gōngzuò)。”日前,家住萧县杨楼镇郜洼行政村纵庄自然村70多岁的村民陈素华患上肺癌,该村“救急难”互助社了解情况后,经过民主评议,决定再次为她(tā)捐款(前期已捐款500元),于是村领导马传同、穆丽艳(mùlìyàn)一起为她送去了慰问金。
马传同(右一(yòuyī))和穆丽艳(左一)为陈素华(中)送去资助金(zīzhùjīn)(张祖北摄)
这里所说(suǒshuō)的村“救急难(nán)”互助社是各村在萧县民政局(mínzhèngjú)指导下,于2023年初成立的基层救助机构。最初时全县仅有51个,目前已做到了全县各行政村全覆盖。而通过村“救急难”互助社来对困难家庭实施援助则是该县加强(jiāqiáng)民生保障的方式之一。
近年来,为切实做好全县的民生保障工作,该县积极在制度创新(chuàngxīn)与政策衔接下功夫,不断强化精准(jīngzhǔn)识别与动态监测,因地制宜实施(shíshī)分层分类救助,不断加强(bùduànjiāqiáng)资金监管,建立多元资助机制,多维度构建起“兜底线、救急难、促公平”的综合救助格局,筑牢民生保障底线。
强化制度创新(chuàngxīn),做好政策(zhèngcè)衔接。该县大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“两项政策”衔接并轨。科学(kēxué)制定《防止(fángzhǐ)返贫帮扶(bāngfú)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改革工作方案》,整合防止返贫与低收入人口帮扶的政策体系、标准及工作机制,实现低收入人口“一门入库、动态监测、分层管理”的综合管理。不断优化(yōuhuà)社会救助流程。先后出台《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》《临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》等(děng)一系列(yīxìliè)文件,压缩低保、临时救助审核时限(最快20个工作日),允许急难型临时救助先行垫付,提升救助效率。
强化精准识别,做好动态监测。实行跨部门(kuàbùmén)数据共享机制。建立民政、教育、医保等(děng)(děng)11个部门的“月(yuè)比对机制”,2025年(nián)以来共交换(jiāohuàn)数据12.27万条,覆盖低保退出家庭、罕见病患者、高龄老人等群体,动态监测困难人口变化。落实常态化排查与核查。开展“社会救助(jiùzhù)兜底保障专项治理”,入户核查救助对象家庭情况,杜绝“应保未保”或“违规享受”问题;2024年比对数据60.8万条,确保精准救助。
强化分类救助(jiùzhù)。做好(zuòhǎo)多维保障。积极在兜底保障上扩面增效,加强(jiāqiáng)(jiāqiáng)基本生活(shēnghuó)救助。2024年(nián)(nián)共保障城乡低保(dībǎo)对象5.38万人(发放(fāfàng)3.06亿元)、特困人员7844人(发放6994.2万元(wànyuán)(wànyuán));2025年以来共保障各类救助对象16.6万人次,发放资金7900万元。加强急难人员临时(línshí)救助。2024年临时救助165人次(106.64万元),2025年以来共救助71人次(41.65万元)。加强特殊群体精准(jīngzhǔn)帮扶。做好老年(lǎonián)服务,先后建成县乡村三级养老网络(267个站点),建成老年助餐点106个,发放高龄津贴3340万元(惠及(huìjí)4.7万人)、失能补贴853万元(7844人)。强化残疾人生活保障,2024年累计为困难(kùnnán)残疾人发放1788万元(1.7万人),为重度残疾人发放2068万元(2万人);完成248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。加强困难儿童长期救助。2024年累计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867.88万元(728人)。加强弱势群体医疗救助。2024年累计资助6.94万低收入人口参保(2255万元),住院门诊救助26.8万人次(7339万元),特困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超80%。
强化监督监管,做好多元帮扶(bāngfú)。强化资金(zījīn)监管。县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(dūchá)低保“人情保”“关系保”问题,通过入户核查、部门数据交叉比对确保公平(gōngpíng)公正。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。全覆盖建立村级“救急(jiùjí)难”互助社,累计筹集153万元资金帮扶困难群体(qúntǐ)。常态化开展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,目前已筹集善款2.2万余元用于“一老一小”及困难群体救助关爱等公益事业。(张祖北)
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将追究责任(zhuījiūzérèn)。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